表箋之禍是爆發於洪武帝時期的一場極類清代文字獄的劫難,在朱元璋當國時期,因表箋之禍罹難的文臣不知凡幾,然而事實上,除了明朝的文人曾經因為這場禍事殞命外,就連遠在千里之外的朝鮮,亦有不少人因此事獲罪。
這場爆發於明朝的政治案件,也因此成為了人們研究明代初年中朝關係的一個突破口,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表箋風波之後所體現出來的中朝關係中的不確定性。一、表箋之禍的爆發明朝初年,朱元璋規定「以天下諸司進表箋, 多務奇巧, 詞體駢儷。令翰林院撰慶賀謝恩表箋成式, 頒於天下諸司, 令如式錄進」。規定每逢明朝的重大節日,朝臣無論內外必須寫下表箋作為祝賀之禮。然而事實上,這樣的表箋卻往往充斥著殺機和危險。明太祖曾經針對錶箋發布了十分正式的規範文書,這三部文書分別為《表箋定式》、《進賀表箋禮儀》與《慶賀謝恩表箋成式》。
然而,這樣的規定在一開始並未得到真正的貫徹執行,朝臣們所進獻的表箋,內容雖然恭敬,但格式及細節卻總有疏漏之處。
為此,朱元璋竟然大開殺戒,對其眼中並未公瑾進獻表箋的朝臣大肆殺伐。僅洪武一朝,因此事而受戮的大臣就足足有數十人,根據《明初文字之禍》記載,「浙江府學教授林元亮, 為海門衛作《謝增俸表》, 以表內「作則垂憲」誅。北平府學訓導趙伯寧為都司作《萬壽表》, 以「 垂子孫而作則」誅……灃州學正孟清為本府作《賀冬表》, 以「聖德作則」 誅。」
這些無辜被殺的朝臣,僅僅只是明初文字之禍中的一小部分,朱元璋之所以對於這些文人屢下殺手,其實也有著自己的考慮。
據其親口所說,元末割據勢力,張士誠原名張九四,此人對於元朝士人極為親厚,然而即使是這樣,在其向其中一位素來親近的大儒求取字型大小的時候,後者所取得「士誠」二字,看似意義深遠,卻也暗含譏諷,其取自「《孟子》有`士, 誠小人也'」。
正因如此,朱元璋對於這些士大夫所進獻表箋中的筆誤,也表現出了令士人難以理解的苛責。二、範圍逐漸擴大的風波而表箋風波同樣蔓延到了國外,此事的朝鮮剛剛因為李成桂的歸順而臣服大明,因此,中朝之間的關係遠沒有後來來的親近,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對於朝鮮所進獻的表箋更是無比猜疑,擔心其內含譏諷之言。
最具代表性的,是洪武二十五年的一次風波。這一年,篡權自立的李成桂決定摒棄高麗舊稱,為此,他特意向宗主國明朝進行問詢,其提供的兩個國號,分別為「朝鮮」和「和寧」,前者為高麗古代國名,而後者則是古朝鮮時代知名人物李父的封國。
然而,這時的李成桂並未想到,他處於恭敬而遞交的國書反而成了朱元璋發難得借口,洪武帝在召見朝鮮使臣時說「今既更號朝鮮, 表文仍稱權知國事, 未審何謀?」[
天可見憐,此時的李成桂雖然已經是朝鮮事實上的國主,然而大明仍然未曾許以真正的名分,為此,李成桂才不得不以「權知國事」的名義向大明進獻表箋,然而朱元璋對此卻絲毫不予理睬,反而以此為理由,懷疑朝鮮有所圖謀。斥責對方「以小事大之誠, 果如事乎」。
此時,朝鮮正使名李恬卻並不知道事態的嚴重,面對龍顏大怒的明帝,仍然試圖以理服人,稱「國號欽依改稱`朝鮮' 外, 臣愚以為未蒙頒降國王名爵, 未敢擅便稱王, 實無奸侮之心」。
客觀來講,這位朝鮮使臣所言並無虛詞,然而自登基以來言出法隨從未遭遇忤逆的朱元璋又豈容他人置喙,以廷杖之刑將李恬幾乎活活打死。
對於朱元璋來說,這樣的懲罰自然不是結束,將朝鮮使臣驅逐之後,大明更是派遣天使(朝鮮對大明使者的稱呼)前往朝鮮對李成桂當面斥責,這種斥責的嚴厲程度,幾乎等同於直接的武力威脅:「奈何高麗李成桂自生邊釁, 連年不已。其量不過恃滄海以環疆, 負重山以為險, 所以數逞凶頑, 視我朝調兵如漢唐。且漢唐之將長騎射, 短舟楫, 故涉海艱辛, 兵行委曲。朕自平華夏、攘胡虜, 水陸通征。舟師諸將, 豈比漢唐之為?」
朝鮮開國之主李成桂,也是在此時才明白,此次表箋之禍已經不是簡單的懲處一位使臣可以解決和平息的了。自此之後,李成桂一方面不得不主動奉表請罪,而另一方面,則繼續派遣使者前往大明,「貢白黑布、人蔘及金裝鞍馬」以示臣服。
李成桂在這一次表箋風波之中,不得不以讓人心悸的謙恭態度求的明朝原諒,而事實上,明太祖其實並未將這一事件當做結束。在這之後的幾年裡,因為表箋之禍衍生的中朝政治風波屢屢出現,李成桂更是不得不幾次三番向明朝使者謝罪,類似「小邦僻居海外, 聲音語言, 不類中華……且不能盡悉表箋體制, 以致言詞輕薄」的說法更是被多次提及。
就連曾經為其攥寫過表箋的朝鮮大臣金若恆,也被他當做替罪羊送往大明,任憑朱元璋處置。三、表箋之禍對中朝關係的影響表箋之禍的屢次爆發,讓明代初年的朝臣在進見天子時都顯得無比畏懼,「天子每征執政大臣入朝, 皆畏懼不敢行」,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讎,而之所以洪武朝未因為這些愈發嚴厲的催逼而大亂,純屬因為朱元璋個人的威望和戰功,事實上,若此等狀況發生於明朝中期,那麼帶來的危害絕不會如明初時一般隨著時間而慢慢平息。
明朝內部尚且如此,遠在千里之外的朝鮮對於明朝的態度變化就更是可見一斑了。尤其是將領出身的李成桂,本身並不缺乏決死一戰的血勇,在面對明朝的欺辱和威逼之後,在朝鮮朝堂之上表現出的,絕非謝罪文書當中的謙卑,相反,其對於明朝觀感的變化可以從《朝鮮太祖實錄》中窺見一二:「帝以兵甲眾多, 政刑嚴峻, 遂有天下。然以殺戮過當, 元勛碩輔多不保全。而乃屢責我小邦, 誅求無厭。今又責我以非罪, 而脅我以動兵, 是何異恐嚇小兒哉?」
由此可見,明朝初年爆發的表箋之禍,對於明朝與朝鮮這兩個新興政權之間政治聯盟的維繫,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四、結語事實上,若是僅僅從表箋之禍的結果上來看,明代初年的這場禍亂,幾乎摧毀了明朝與朝鮮之間剛剛建立起來的微弱信任。在這種情況下,若明朝在此時爆發了類似「土木之變」的災難性事件,朝鮮是否會趁機解除與明朝的朝貢關係也是尚未可知。
就像《朝鮮太祖實錄》中李成桂所說的那樣,其「「且卑辭謹事之耳」的唯一理由僅僅是因為明朝武力的強盛,而若是這種心態繼續延續下去,在歷史上大明與朝鮮「事大字小」的宗藩關係很有可能就此夭折,而使得這一關係最終得以延續的,其實反而是在朱元璋死後,明朝和朝鮮相繼爆發的奪位之戰,這兩場奪位之戰,分別以明成祖朱棣及朝鮮定宗王繼位告終,而這兩位國王因為本身並無利害衝突或矛盾,因此,大明與朝鮮的宗藩關係才得以延續下去。從這一點上來看,明朝與朝鮮在明初的宗藩關係其實充滿了不確定性。
參考文獻:
1.《朝鮮太祖實錄》
2.《洪武時期中朝外交中的「表箋風波」》
3.《朱元璋與中外「表箋之禍」》
朱元璋時期為何會爆發表箋之禍?它對中朝關係帶來了什麼影響
表箋之禍是爆發於洪武帝時期的一場極類清代文字獄的劫難,在朱元璋當國時期,因表箋之禍罹難的文臣不知凡幾,然而事實上,除了明朝的文人曾經因為這場禍事殞命外,就連遠在千里之外的朝鮮,亦有不少人因此事獲罪。
這場爆發於明朝的政治案件,也因此成為了人們研究明代初年中朝關係的一個突破口,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表箋風波之後所體現出來的中朝關係中的不確定性。
一、表箋之禍的爆發
明朝初年,朱元璋規定「以天下諸司進表箋, 多務奇巧, 詞體駢儷。令翰林院撰慶賀謝恩表箋成式, 頒於天下諸司, 令如式錄進」。規定每逢明朝的重大節日,朝臣無論內外必須寫下表箋作為祝賀之禮。然而事實上,這樣的表箋卻往往充斥著殺機和危險。明太祖曾經針對錶箋發布了十分正式的規範文書,這三部文書分別為《表箋定式》、《進賀表箋禮儀》與《慶賀謝恩表箋成式》。
然而,這樣的規定在一開始並未得到真正的貫徹執行,朝臣們所進獻的表箋,內容雖然恭敬,但格式及細節卻總有疏漏之處。
為此,朱元璋竟然大開殺戒,對其眼中並未公瑾進獻表箋的朝臣大肆殺伐。僅洪武一朝,因此事而受戮的大臣就足足有數十人,根據《明初文字之禍》記載,「浙江府學教授林元亮, 為海門衛作《謝增俸表》, 以表內「作則垂憲」誅。北平府學訓導趙伯寧為都司作《萬壽表》, 以「 垂子孫而作則」誅……灃州學正孟清為本府作《賀冬表》, 以「聖德作則」 誅。」
這些無辜被殺的朝臣,僅僅只是明初文字之禍中的一小部分,朱元璋之所以對於這些文人屢下殺手,其實也有著自己的考慮。
據其親口所說,元末割據勢力,張士誠原名張九四,此人對於元朝士人極為親厚,然而即使是這樣,在其向其中一位素來親近的大儒求取字型大小的時候,後者所取得「士誠」二字,看似意義深遠,卻也暗含譏諷,其取自「《孟子》有`士, 誠小人也'」。
正因如此,朱元璋對於這些士大夫所進獻表箋中的筆誤,也表現出了令士人難以理解的苛責。
二、範圍逐漸擴大的風波
而表箋風波同樣蔓延到了國外,此事的朝鮮剛剛因為李成桂的歸順而臣服大明,因此,中朝之間的關係遠沒有後來來的親近,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對於朝鮮所進獻的表箋更是無比猜疑,擔心其內含譏諷之言。
最具代表性的,是洪武二十五年的一次風波。這一年,篡權自立的李成桂決定摒棄高麗舊稱,為此,他特意向宗主國明朝進行問詢,其提供的兩個國號,分別為「朝鮮」和「和寧」,前者為高麗古代國名,而後者則是古朝鮮時代知名人物李父的封國。
然而,這時的李成桂並未想到,他處於恭敬而遞交的國書反而成了朱元璋發難得借口,洪武帝在召見朝鮮使臣時說「今既更號朝鮮, 表文仍稱權知國事, 未審何謀?」[
天可見憐,此時的李成桂雖然已經是朝鮮事實上的國主,然而大明仍然未曾許以真正的名分,為此,李成桂才不得不以「權知國事」的名義向大明進獻表箋,然而朱元璋對此卻絲毫不予理睬,反而以此為理由,懷疑朝鮮有所圖謀。斥責對方「以小事大之誠, 果如事乎」。
此時,朝鮮正使名李恬卻並不知道事態的嚴重,面對龍顏大怒的明帝,仍然試圖以理服人,稱「國號欽依改稱`朝鮮' 外, 臣愚以為未蒙頒降國王名爵, 未敢擅便稱王, 實無奸侮之心」。
客觀來講,這位朝鮮使臣所言並無虛詞,然而自登基以來言出法隨從未遭遇忤逆的朱元璋又豈容他人置喙,以廷杖之刑將李恬幾乎活活打死。
對於朱元璋來說,這樣的懲罰自然不是結束,將朝鮮使臣驅逐之後,大明更是派遣天使(朝鮮對大明使者的稱呼)前往朝鮮對李成桂當面斥責,這種斥責的嚴厲程度,幾乎等同於直接的武力威脅:「奈何高麗李成桂自生邊釁, 連年不已。其量不過恃滄海以環疆, 負重山以為險, 所以數逞凶頑, 視我朝調兵如漢唐。且漢唐之將長騎射, 短舟楫, 故涉海艱辛, 兵行委曲。朕自平華夏、攘胡虜, 水陸通征。舟師諸將, 豈比漢唐之為?」
朝鮮開國之主李成桂,也是在此時才明白,此次表箋之禍已經不是簡單的懲處一位使臣可以解決和平息的了。自此之後,李成桂一方面不得不主動奉表請罪,而另一方面,則繼續派遣使者前往大明,「貢白黑布、人蔘及金裝鞍馬」以示臣服。
李成桂在這一次表箋風波之中,不得不以讓人心悸的謙恭態度求的明朝原諒,而事實上,明太祖其實並未將這一事件當做結束。在這之後的幾年裡,因為表箋之禍衍生的中朝政治風波屢屢出現,李成桂更是不得不幾次三番向明朝使者謝罪,類似「小邦僻居海外, 聲音語言, 不類中華……且不能盡悉表箋體制, 以致言詞輕薄」的說法更是被多次提及。
就連曾經為其攥寫過表箋的朝鮮大臣金若恆,也被他當做替罪羊送往大明,任憑朱元璋處置。
三、表箋之禍對中朝關係的影響
表箋之禍的屢次爆發,讓明代初年的朝臣在進見天子時都顯得無比畏懼,「天子每征執政大臣入朝, 皆畏懼不敢行」,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讎,而之所以洪武朝未因為這些愈發嚴厲的催逼而大亂,純屬因為朱元璋個人的威望和戰功,事實上,若此等狀況發生於明朝中期,那麼帶來的危害絕不會如明初時一般隨著時間而慢慢平息。
明朝內部尚且如此,遠在千里之外的朝鮮對於明朝的態度變化就更是可見一斑了。尤其是將領出身的李成桂,本身並不缺乏決死一戰的血勇,在面對明朝的欺辱和威逼之後,在朝鮮朝堂之上表現出的,絕非謝罪文書當中的謙卑,相反,其對於明朝觀感的變化可以從《朝鮮太祖實錄》中窺見一二:「帝以兵甲眾多, 政刑嚴峻, 遂有天下。然以殺戮過當, 元勛碩輔多不保全。而乃屢責我小邦, 誅求無厭。今又責我以非罪, 而脅我以動兵, 是何異恐嚇小兒哉?」
由此可見,明朝初年爆發的表箋之禍,對於明朝與朝鮮這兩個新興政權之間政治聯盟的維繫,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四、結語
事實上,若是僅僅從表箋之禍的結果上來看,明代初年的這場禍亂,幾乎摧毀了明朝與朝鮮之間剛剛建立起來的微弱信任。在這種情況下,若明朝在此時爆發了類似「土木之變」的災難性事件,朝鮮是否會趁機解除與明朝的朝貢關係也是尚未可知。
就像《朝鮮太祖實錄》中李成桂所說的那樣,其「「且卑辭謹事之耳」的唯一理由僅僅是因為明朝武力的強盛,而若是這種心態繼續延續下去,在歷史上大明與朝鮮「事大字小」的宗藩關係很有可能就此夭折,而使得這一關係最終得以延續的,其實反而是在朱元璋死後,明朝和朝鮮相繼爆發的奪位之戰,這兩場奪位之戰,分別以明成祖朱棣及朝鮮定宗王繼位告終,而這兩位國王因為本身並無利害衝突或矛盾,因此,大明與朝鮮的宗藩關係才得以延續下去。從這一點上來看,明朝與朝鮮在明初的宗藩關係其實充滿了不確定性。
參考文獻:
1.《朝鮮太祖實錄》
2.《洪武時期中朝外交中的「表箋風波」》
3.《朱元璋與中外「表箋之禍」》